智能审图是基于BIM模型根据项目要求和国家强条制定规则,使用智能检测软件,
进行快速批量检测。



检测的结果以表格配图的形式呈现,定位到错误的位置,方便查找。
智能审图查出的问题数量比人工审图查出问题数量要更多更准确,能够有效减少漏审,
帮助发现和解决更多问题,提升图纸质量,实现效率大幅度提升,降低建设成本。
BIM模型施工图审查案例分享
一、2#楼报告厅,屋顶电缆架和冷凝管不要外露。


二、2#楼报告厅首层消防管线从装饰架穿过。
解决方案:弱电间做小,管线从走道穿过(走内部)。



三、A:2#楼报告厅首层入口管线穿梁,穿幕墙,穿镂空砖;
B:幕墙大样与结构存在不对应。
解决方案:设备专业核计高度后提出条件,确定幕墙高度。



四、2#楼报告厅空调机房外冷凝管外露。
解决方案:可安装在室内。


五、2#楼风管口应由顶部往下开,建筑外圈梁加高。


六、1#—5#楼走道外圈梁高于管线最低线,收不住吊底。
解决方法:2#4#5#已出图部分按照室内装修铝合金创孔板收口,剩下楼栋把梁做高收口。

七、1#楼和连廊的问题:连廊外立面视线相差50mm。

八、1#楼西面架空层区域梁和砖墙错开100mm,结构专业核实并对齐。

九、1#物管仓库门窗需平齐。

十、1#、3#楼首层架空层出外圈梁无法收住管线和吊底。
解决方法:设定管线高度,加高外圈梁。

十一、体育馆通风管取消在中间布置,按下图红线靠体育馆周边布置。电气和给排水管穿梁,
设备专业提套管图给结构专业。


十二、2#4#5#已出图部分按照室内装修铝合金创孔板收口 ,剩下楼栋把梁做高收口。
设备专业提供管线高度 。

十三、3#4#5#楼走道消防管(2.635m)高度低于宿舍门(门高2.8m,亮子0.6m,节能要求)。
解决方案:门高改成2.55m(2.1m+0.45m亮子)。

智能审图解决重复性的、有依据可循的工作。
让设计师回归设计本身!